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

刹那的美丽,定格永恒的经典

近期,一档被誉为“文化界清流”的央视节目——《朗读者》,走进了公众的视野。它让我们知道了朗读不单单只属于学生时代的我们,也不属于一小部分人,而是属于全民,属于每一个人。所以,当合上一本书时,迎来的并不是阅读者的感悟与总结,而是一个唤醒阅读的开始。

谈起钱钟书,着名的现代作家、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的称号使他家喻户晓。学富五车、才高八斗,“博学鸿儒”非他属、“文化昆仑”定古今。而谈起杨绛先生,世人多会冠以“钱钟书之妻”的名号。然而,这位才女的一生并不会因为钱氏夫人的光环而甘心隐退。她通晓英语、法语和西班牙语,为我国知名的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。1932年到清华大学借读,1935年与丈夫一同赴英国法国留学,1938年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乡投抱祖国;建国后,她翻译的《堂吉诃德》中译本被定为国礼由邓小平相赠给了西班牙国王王后,2003年已经92岁高龄的她出版了畅销海内外的一部散文巨作《我们仨》;2011年,百岁之际的她却仍坚持每天读书写字,时常到夜里一点半睡觉,时至2016年5月25日凌晨,这位105岁的老人停止了呼吸,却终于,她们仨团聚了……

当我第一次上海龙凤shlf最新地址阅读《我们仨》的时候,是在今年的3月11日,那时的我因为生病而不得不离校回家治疗。病卧在医院的躺椅上,我的左手被针水束缚着,期间,是我右手中的《我们仨》一直给予我支撑。我忍受着病痛的折磨,但杨绛先生的《我们仨》,却给了我心灵以莫大的慰藉,给予我身体以莫大的能量。在《我们仨》的文末,先生写到: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脆”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,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,现在,只剩下了我一人。”寥寥几句朴实之言,却给予我心灵莫大的震撼。耄耋之年,痛失两位生命挚爱,先生黯然承受,用寻常平淡的文字述说最深切绵长的思念和不扰人的悲痛,不煽情、不抱怨、情深似海,人淡如菊。我想,于我这点身体上的痛苦相比先生之哀痛,也就无足挂齿了吧。

在《我们仨》中,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,杨绛,钱瑗这一家挚爱亲情的浓墨抒发;也可以看到战火纷飞的年代“我们仨”爱国情操的本然流露;更可贵的是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宁和凸现。先生曾说: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,因为是我们仨。是的,“我们仨”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,但是,却又是温情美满的。往者不可留,逝者不可追,独留下来的杨绛先生,只能把他们仨一同生活过的岁月,用笔墨记录下来,用情感镌刻下来。

在《我们仨》中,我们可以体验到年轻气盛的钱钟书和杨绛,在牛津的大街小巷“探险”寻乐;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他们初为父母的快乐,以及锺书对杨绛的谆谆嘱咐:“我不要儿子,我要女儿——只要一个,像你的。”;我们也能感悟到先生早年经历母亲去世后,悲苦能任情啼哭,还有锺书百般劝慰的幸福。连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在她的笔调下,都闪耀着温暖迷人的光辉。当然,我们最钦佩的,还是先生的淡定从容。

上海龙凤shlf最新地址出生于1911年的杨绛,领略过五四运动的风潮,经历过硝烟四起的抗战,承受过文革的精神摧残,也同时参与过新中国的建设。这样一个饱经沧桑,看透风霜的老人,时至今日我们阅读着她的文章,却找不出愤世嫉俗的语气,展现出的却是一个内心强大,心静如水般的温婉女子。她的一生经历过太多的跌宕,所以她才会大彻大悟;她的情太真太浓,所以才会在女儿钱瑗、丈夫钱钟书相继生病去世后用信念支撑着自己生活下去,同时平静地等待着回家。这样一位高洁傲岸的女子,真真切切地让我们从她的文字中明白了:“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,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。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,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,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。”

先生仙逝,佳作长存。“我们仨”终于团聚了,但是,“我们仨”的温情与感动却永远留在人世间。曾几何时,我们只向往着天边的月亮,做着遥不可及的梦。然而,当真正千帆阅尽、洗尽铅华后,理智与从容才是最宝贵的行囊。亦如先生所言:“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……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

内容推荐

【下一页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【上一页】